相信同學都知道由 2024 年開始 DSE 中文改制,取消卷三聆德及綜合+卷四說話,淨係得返卷一閱讀及卷二作文。 咁係咪代表綜合已經成為歷史呢?當然唔係!大家熟悉嘅綜合部分將會變成卷二甲部(乙部為本身嘅作文卷),佔全卷30%,所以絕對唔能夠忽視! 同學成日話要操卷,想令中文進步,但中文咁多分份卷入面,同學往往唔願意多花時間喺DSE中文卷三上,原因一般係: AfterSchool 將會喺呢篇文章分享 DSE 中文綜合部分嘅星級技巧,包括格式、內容、行文組織、見解論證、整合拓展等,用最簡易嘅思路令大家迅速掌握綜合卷嘅得分關鍵! 喺學習零散嘅新知識之前,有冇諗過需要先建立一個系統性嘅學習模式?我係文靜,多年來透過DSE中文補習幫助學生輕鬆取得大學入場券。想知道我嘅教學理念同往績,即撳:中文補習名師 文靜 | AfterSchool DSE中文卷二甲部比重 根據考評局公布嘅各卷嘅分數分佈,DSE中文卷二甲部所佔分卷比例高達 30%,同SBA嘅15%不相伯仲。所以,我哋又點可以輕易放棄綜合部分呢? DSE中文卷二甲部評分標準 以往卷三總分為50分,評分標準分成 4 個部分,分別係: 部分 分數 整合拓展 16 見解論證 14 語境意識 10 表達組織 10 總分 50 一般而言,想攞5以上要有7成分數,如果語境意識部份格式正確,文章頭尾兩段稍稍交代背景資料,行文語氣正正常常,就可以拎到6分以上;到表達組織,只要你篇文章有頭有尾,中間寫個普通嘅過渡段,語句通順,都應該可以拎到 6 分以上。呢兩個部分夾埋已經攞到 12 分,你只需要再喺整合拓展同見解論證裡面加埋拎 23 分就已經係 7 成分數。 不過,隨住綜合卷改制,評分標準都有所唔同咗: 卷二甲部評分部分 分數 內容 30 行文組織 20 總分 50 咁到底內容同行文組織要點樣攞分呢?一於睇埋落去啦! DSE 中文卷二甲部:內容 就是從前的「整合拓展」和「見解論證」的整合,當中更著重「見解論證」的部分,例如參考考評局的示例考卷,會要求學生就一個目的/活動(例如xx節、社區保育、重建等)提出一個決定(例如重建方向、節目等),利用實用文格式寫出引言、論點一、論點二、結語四部分,同時確保觀點明確、合理,理據充足,闡述清晰。 明確的主題和目的:首先,確保你明白是次考卷的主題或目的。論述部分應當具有足夠的深度,以便你可以在短篇幅中展開有力的內容。 引言的吸引力:開篇的引言應引人入勝,引起讀者的興趣。可以使用引言中的故事、引用、問題或統計數據等方式來吸引注意。 論點的明確性和合理性:每個論點都應該非常明確且合理,以支持你的主題或目的。可多用事例、設例、邏輯等論證說明手法。 闡述的清晰性:清晰而有邏輯地表達你的思想。使用過渡句子來順暢地將一個論點引入下一個,確保文章的流暢度。 結語的扼要概括:在結語中總結你的主要論點,強調你的立場或建議。結語應該具有情感吸引力,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避免陳詞濫調:盡量避免使用過於常見的詞語和短語,嘗試使用具體、精確的詞語來提高文章的獨特性。 DSE 中文卷二甲部:行文組織 亦即是從前的「語境意識」和「行文組織」,取消格式分底分,字數要求由無限制變為500-550,超字有可能扣分,因此變相要求考生用短短500字寫出精簡的內容,與以往的「字數遊戲」大相徑庭。要注意行文身分,寫作格式及有沒有額外寫作要求,例如「感謝某個對象」等任務。 結構清晰:文章應具有明確的結構,包括引言、論點一、論點二和結語。每個部分都應有其獨特的功能,並通過過渡句子連接起來。 格式符合要求:按照要求使用實用文的格式,確保文章風格正確。這包括標題、日期、收件人、寄件人等的正確排列。 適當的語境意識:考慮到寫作的目的和受眾,語言應適切且得體。避免使用過於口語化或不當的語言。 不要遺漏任務要求:如果題目中有額外的要求,例如「感謝某個對象」,確保在文章中包含這些要求,並確保它們與文章的主題相關。 確保字數在500-550字之間:由於字數有限制,要確保內容緊湊且重要信息得以包括,同時避免冗長或不必要的描述。 DSE 中文卷二甲部常見實用文格式 語境意識最重要一環、大家咨詢度最高嘅一定係中文卷三格式。中文綜合格式正正係突破 Level 5 關口嘅基本條件,所以以下提供咗幾款常見嘅中文卷三格式畀大家溫習一下: DSE 中文卷二甲部投稿或專題文章格式 標題 配合文章內容及立場 (如有) 自擬標題,並將之置中。 內文 交代寫作背景或者撰文動機等特定背景資料,不必自我介紹,然後就入正文。 署名 根據聆聽或閲讀材料要求而定。 DSE 中文卷二甲部演講辭格式 開啓語 對聽眾地位的順序稱呼。 內文 說明演講的原因及開場白等特定背景資料,然後就入正文。 結束語 表達謝意及簡單祝福語句。 DSE 中文卷二甲部建議書格式 上款 收訊者的稱謂。 標題 置中,如「———— 建議書」或「建議————」。 內文 交代特定背景資料,然後就入正文。 下款 置右,寫提建議者身份及名字。 日期 寫於下款的下一行,置左。 DSE 中文卷二甲部書信格式 自薦信 上款 收信人的稱呼+尊鑒。 首段 自我介紹+從 (資料來源) 得悉 (機構) 招募 (職位/角色) 等特定背景資料,然後就入正文,結尾須表達希望被錄取的展望等特定背景資料。 祝頌語 寫在結尾的下一行,「敬祝」隔兩格,祝頌語嘅內容要喺下一行頂格寫。 下款 置右,先寫寫信人職位/稱呼,下一行再寫寫信人名字,名字後面加「啓/謹啓」。 日期 寫於下款的下一行,置左。 公開信 2018 年令眾考生乍舌嘅公開信,都係屬於書信嘅一種,包含: 上款 收信人的稱呼 下款 寫在右下角,先寫寫信人的職位/稱呼,下一行再寫寫信人名字。 日期 寫於下款的下一行,置左。 一定有同學咁問:「如果咁啱冇背到嗰個格式點算?」 其實中文卷三格式除咗背,都可以參考試卷上嘅聆聽及閲讀材料。因爲考評局都好驚大家唔識中文綜合格式呢家野,所以會喺第二段錄音末尾提醒大家少少格式同語氣嘅注意事項。 以 DSE 2018 年中文卷三為例,呢一年題目要求同學以「學生會學習日工作小組主席」寧樂行嘅身份,撰寫公開信一封,向全體同學介紹走出教室應有嘅兩種學習態度等等。錄音稿裏面話「以工作小組的身份」、「二月份之内交稿」,就係考評局畀同學嘅提示。首先提咗你要以邊個身份寫,仲提埋你要寫日期同寫幾時。所以,就算文體陌生,都可以從錄音搵到關於中文綜合格式嘅線索! 背完格式係唔係就滿分呢?當然唔係啦。要知道考評局嘅信條就係字字珠璣,即但凡喺卷上出現嘅文字,或錄音裏面提過嘅內容,都有可能係補充語境意識嘅重點。 再講,中文綜合格式只係一個框架,太多細節冇包含到。比如話,我地背嘅格式有無同我地講要呼籲啲咩?有無叫我哋喺最後多謝邊個?明顯無啦。所以,唔可以一本通書讀到老。同學仔,要識得聽考評局畀嘅提示啊! DSE 中文卷二甲部 常見問題 Q:見解論證係咪同「吹水」差唔多?使唔使畀好多例子? A:中文卷三嘅見解論證唔係純「吹水」,而要有一定框架,類似於通識嘅建議題。 先寫好建議實施嘅步驟 (或活動內容),然後指出問題所在,再寫嗰個建議如何解決問題 (或活動如何達致成效) ,輔以一個實例作為論據。同學甚至可以加入「局限性」,「可行性」等考量。 至於需唔需要海量例子,其實要明白嘅係考試時間得一個半鐘,唔容許我哋對文字多加雕琢,又或者舉大量嘅例子。你寫一百個例子,同寫一個解說得好完備嘅例子,都係拎一樣嘅分數,就係7分。 Q: 喺表達組織方面,我係唔係需要修飾我嘅句子,用多啲修辭? A: 其實,表達嘅基本要求係語句通順,表達清晰,修辭並唔係一個需要特別關注嘅位。所以,最緊要就係用簡單且通順嘅句子表達段落內嘅邏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