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偶」,又稱為「對隅」或「對仗」,係中文DSE一種常見嘅修辭手法。意思係指文句中兩兩相對、字數相等、句法相似、意義相關的兩個詞組或句子所構成的修辭。 AfterSchool以下為你解構對偶手法嘅基本用法、手法意思及實例句子例子! 想知道更多修辭手法?即撳:【修辭手法大全】 23 種中文修辭手法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借代|對偶|排比|誇張|反問|對比|比擬(擬人、擬物)|襯托(正襯、反襯)|設問|象徵|反復|引用(明引、暗引)|反語|示現|雙聲/疊韻|雙關|通感|頂真|層遞|疊字|呼告|摹狀 對偶意思 對偶呢個修辭手法建基於古時候意求簡潔工整的體裁,例如表、詩、詞等,因此: 意義上:前後兩部分密切關聯,凝練集中,有很強的概括力 形式上:前後兩部分整齊均勻、音節和諧、具有戒律感 嚴格嘅對偶仲會講究平仄相對,充分利用聲調,不過隨住白話文嘅應用,對偶依家大多只指詞性對位嘅句子,無需考慮發音聲調。 對偶 對比 分別 對偶一定要有對比成分嗎? 並不是! 對偶嘅內容可以為: 正對(偶) 由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前後兩個部分構成的對偶。 例子: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反對(偶) 由意義相反或相對的前後兩部分構成的對偶。 例子: 「天上星辰,地下苦海。」 「人對之常熱,我對之心冷。」 串對(偶) 由意義上有連貫、遞進、因果、條件等關係的前後兩部分形成的對偶。 例子: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對偶基本用法 當句對 (句中對) 同一句的上下兩詞語互相對偶。 例子: 「冷眼看熱花」 「峰迴路轉」 「羽扇綸巾」 單句對 上下兩句相對偶。 例子: 「人對之常熱,我對之心冷。」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隔句對 (扇對) 第一句對(偶)第三句,第二句對(偶)第四句。 例子: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長偶對 (長對) 奇句對(偶)奇句,偶句對(偶)偶句,至少三組。 例子: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茶,泡茶,泡好茶;坐,請坐,請上坐。」 【23 種中文修辭手法】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借代|對偶|排比|誇張|反問|對比|比擬(擬人、擬物)|襯托(正襯、反襯)|設問|象徵|反復|引用(明引、暗引)|反語|示現|雙聲/疊韻|雙關|通感|頂真|層遞|疊字|呼告|摹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