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覺得自己很蠢,溫習完的東西很快就忘記?可是明明科學指出,一般人只是運用了大腦的不到百分之十啊,那其餘的空間是做什麼?以前我讀中史的時候,也會覺得內容很多很難記住,但我並非過目不忘,於是便會上網學很多方法記憶,便發現原來用不同方法記憶,效果就會大大提升。在此把學習所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方法一 畫圖
記文字是用左腦的,圖畫是右腦的。因此文字配合圖畫來記可以靈活運用左右腦的空間,如虎添翼。
例如中文範文的《岳陽樓記》,《山居秋暝》當中的景色便可以嘗試繪畫出來有助記憶。我也試過上youtube睇關於每篇範文的故事的短片,有助於記內容,聲畫俱備,也沒那麽沉悶。
如果讀生物的話,也可以把生物結構畫出來。以前教歷史的老師還會在黑板上畫Hitler,原子彈和世界地圖出來呢。
另外,我也會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筆分別間下書本上的原因,過程,結果。看著有顏色的書本會快樂點。有些同學還會把陌生的,普通和熟悉的概念用不同顏色的筆寫下來,僅作參考。
方法二 畫大綱
研究顯示,比起沒有條理和意義的事,人容易把有組織的事物,有意義的事牢牢記住。當你把東西串連起來,你記起某一部份的內容,便可以連帶喚醒其他有關的記憶。總之就是把記"很多件事"合併成記"一件事"。
我會先翻開課本的目錄頁,篇章簡介或每章的總結(summary)(如有),嘗試先熟記每件事的結構脈絡。記牢了才記細節內容。
例如,記文學或中文篇章時先記文章結構和段落大意,再背誦內容。溫中史時先記每朝代如何興起更替,嘗試把各朝代聯繫起來,再仔細讀每個朝代。其他科每一課題我會記曬有咩point(標題)先,再記內容。由“大體”(標題結構)記到“細節位”(內容)。
方法三 做筆記
記憶很容易喪失。因此要時不時溫習。最好便是首一個星期天天溫5分鐘。隔一個星期再溫一次,然後隔一個月。比起你今天溫了一整天,下次再溫一整天要好。
因此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製作筆記很花時間,但筆記可以幫助你在溫習時快速回顧內容,尤其是開考前,快速把筆記內容閱覽一遍能有效運用短期記憶,不然溫習時便要重新記一遍。
在study leave時,除了在時間表上計劃好每天要溫什麽,更可先預番少許時間溫習之前的筆記。有些人還會做便利貼把書本撮要貼在屋企時不時溫習一下。
方法四 把內容讀出來
說話的時候嘴巴會動,耳朵會聽。又可以運用五感之二來記憶。不然你試試光記1643,和說出來記,哪一個會比較快。
因此在溫習重要的內容但怎麼也記不入腦時,若環境許可,可以試試邊溫邊把內容讀出來,會比較容易入腦。
方法五 溫習前先問自己問題
這方法連10A狀元兼哈佛畢業生麥明詩也有用。 溫習前先問自己問題,如溫中史前問:為什麼這個朝代會興起?誰是這朝代的皇帝?溫經濟前問:什麼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和債券有什麽優劣?然後打開課本尋找答案。這叫主動學習,可以提升你的學習興趣。因為大腦總是偏向記住重要的事(你有興趣知道),遺忘不重要的事。
不一定用完全部方法,選出自己喜歡一些方法來協助記憶。因為人在可以選擇的時候會快樂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