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通識時事議題】2020年熱門新聞議題合集+考試攻略

AfterSchool
AfterSchool 2020-9-30 67,820
DSE 通識考試要求各位同學了解唔同嘅新聞議題News Topic。AfterSchool呢度有份2020年熱門時事議題懶人包,入面仲有埋內容分析同溫書考試技巧添!
通識議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所以有好多同學成日都會問:「究竟點解我哋要溫通識議題啊?可唔可以淨係讀通識書就算......」
答案梗係唔得啦!!!
無論係卷一Paper1 定係卷二Paper2,只要你想攞高分就至少要溫晒啲恆常同熱門通識議題。以下我為大家準備咗一啲恆常同熱門議題嘅分析,希望可以幫到各位同學啦!

點解了解時事議題對考通識咁重要?

喺通識科嘅公開考試入面,識得運用書本概念固然重要,但其實呢啲都只係一啲輔助品。就算大家對書本概念瞭如指掌,都未必可以考到一個好嘅level。不過,如果你連概念詞都未搞得掂就要快啲睇下《【DSE通識概念】通識六大單元終極中英概念詞庫》喇!
通識科嘅考試範圍唔止淨係六大單元課本入面嘅知識咁簡單,亦包括單元所涵蓋嘅恆常同熱門議題。所以各位同學要學識點樣分析唔同嘅新聞議題,溫書嘅時候亦要記得溫埋唔同議題嘅原因、影響等等。
如果大家對日常生活議題有一定程度嘅認識,亦了解各個單元嘅背景概念,你哋就會發現其實啲題目都係萬變不離其宗。解概念同題型只係第一步,認識議題背後嘅價值觀同取向先係攞高分嘅關鍵。
 

熱門時事議題分析

新型冠狀病毒

新聞涵蓋單元: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
新聞內容:
自 2019 年在湖北武漢市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後,病毒於 2020 年隨即擴散到世界各地,漸漸變成一場全球瘟疫。截至 2020 年最新數字,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報告個案的國家已有 190 個,全球共累計 2350 萬名感染確診個案,情況相當嚴重。
疫情對各個層面有什麼影響?
經濟方面,疫情會導致個別物品供應短缺。由於全球需要更多設備對抗疫情,所以部分地區出現恐慌性購買,如香港的衛生用品曾被搶購一空。此外,全球各地個人防疫設備的需求大幅上升,導致這類物品價格上漲至正常價格的 20 倍。
 同時,新型冠狀病毒對文化層面亦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當中包括表演藝術及文化產業。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圖書館、表演場所等因應疫情而關閉,導致很多展覽及活動被迫延期、取消,各表演團體的運作及不同受僱人士亦因而受影響。
教育方面,疫情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教學模式。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世界各地的政府需要暫時關閉不同的教育機構。以香港為例,小學、中學、大學皆受疫情影響而停課,教學模式由以往面授課程轉為網上課程。現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了一系列遙距教育計劃及平台,讓全球教師能利用平台進行網上教學,以免學生的學習進度受停課影響。疫情的發展令網上教學大行其道,我們不難預測網上課程將會成為未來的趨勢。
有機會考核的題目?答案?
試指出國際社會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上作出的貢獻。
國際性政府組織:歐盟在疫區設流動實驗室,進行實地檢測,有助了解病毒的特性及變化情況等。例如他們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一般會經由三個階段攻擊肺臟:病毒複製、過度免疫反應、肺臟受損。由此可見,歐盟可協助國際制定更有效的防控措施,並促進藥物疫苗的研發
國際性政府組織:聯合國難民署與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和合作伙伴合作,在入境地點和難民聚居點,協助進行流行病監測、報告、接觸者追蹤和警報調查。此外,聯合國難民署的行動均積極地對聯合國總體努力作出貢獻,並審視公共衛生伙伴在難民/國內流離失所者營地暴發疫情時作出反應的能力。
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無國界醫生在超過 70 個設有常規項目的地方進行應對疫情的工作,同時也在其他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地區開展新項目。他們亦維持原有醫療項目的運作,以繼續支援全球數以十萬計病人和弱勢社群的醫療需求。另外,無國界醫生的緊急救援隊為患者提供醫療護理,進行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並為醫院和診所的醫護人員提供感染控制和預防措施的培訓。
概念詞:冠狀病毒、傳染病、健康申報、基因圖譜、防疫知識、通報機制、家居隔離
 

明日大嶼

新聞涵蓋單元: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新聞內容
「明日大嶼」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提出的一個大嶼山發展計劃。林鄭月娥指出這將會是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遠景目標。此計畫希望在交椅洲及喜靈洲附近以填海的方式興建人工島,其中包括在欣澳填海80公頃土地作休閒用途、在小蠔灣填海發展公私營房屋以改善香港房屋問題。然而,由於規模及發展成本非常龐大,社會各界出現不少的討論及爭議。
第一個爭議是土地供應問題。雖然政府表示中部水域人工島的填海工程可以滿足香港土地供應需求,但根據供應專責小組的估算,「明日大嶼」最少要在 2032 年後才能推出首幅土地,要解決現時香港土地的燃眉之急確實有難度。
第二個爭議是房屋供應問題。雖然有專家學者指出人工島可提供大量公屋及居屋,資助合資格的市民盡快上車,同時為庫房增加收入。然而,有組織(如團結香港基金)指出計畫並不足以改善房屋供應問題,樓價亦會繼續急升。
另外,亦有其他專家學者以經濟社會效益作考量。雖然行政長官指出大嶼山可配合港珠澳大橋令香港通往內地城市的交通更為方便快捷,但有組織卻認為政府花費鉅款興建人工島相關的交通基建只能連接北大嶼山及港島部分,連接香港其他地方的可達性並不足夠,因此人工島計劃未必帶來很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其實除了「明日大嶼」,我們亦有其他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案,例如利用棕地。有人認為政府應趁機整頓棕地的亂象,而非推行東大嶼人工島計劃。另外,亦有人建議使用將軍澳未被使用的迪士尼樂園第二期土地作為東大嶼人工島的替代發展方案。
有機會考核的題目?答案?
就「明日大嶼」這議題,政府應多大程度上開放給予公眾參與?
很大程度上同意
「明日大嶼」可確保政府能平衡各持份者的利益。由於發展「明日大嶼」涉及不同持份者的利益,若政府不讓公眾參與方案,其實難以平衡持份者的需求。增加土地供應有發展棕地、填海等方法。然而,發展棕地會影響地主權益、填海會受保育人士反對。政府如開放公眾參與,便可更了解不同方案所面對的反對聲音,明白「明日大嶼」究竟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若政府能全面了解不同持份者的觀點,制定政策時便能求同存異,以取得社會共識,推行政策時亦不會面對極大的阻力
其他可行思考向度:政府可確保施政的認受性及明白公眾需要,從而制定更好的方案。
很少程度同意
公眾缺乏開發土地及與「明日大嶼」相關的專業知識,未必能提供專業的意見給予政府參考。填海、發展棕地、開發高爾夫球場各方案涉及十分複雜的背景,例如棕地牽涉很多業權的問題、填海要考慮生態多樣性等複雜的技術性問題。一般來說業權、生物多樣性都不是大部份市民會熟悉的問題。當市民比較傾向從自己的角度分析議案,讓市民參與反而令政府難以考慮符合公眾利益的決定。
其他可行答案:公眾參與會降低土地供應的效率
概念詞:生活素質、可持續發展、土地房屋政策、填海、公眾利益、迫切性、成本效益、環境保育、尊重民意、重視程序公義

一帶一路

新聞涵蓋單元: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新聞內容
「一帶一路」全名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及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它主要是一個經濟合作計劃,為中國在 21 世紀較重要的主要經濟政策。「一帶一路」並不是一個經濟及政治一體化的合作團體,反而是一個需透過與合作國家商議才能成功的計劃。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在沿線國家進行投資及尋求經濟合作,在各國發展包括能源、電力、電訊等不同科技產業。因此「一帶一路」不但能幫助合作國發展不同基建,亦可讓中國建立更多合作夥伴,達到雙贏的效果。
中國政府計畫「一帶一路」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為國內過剩的能源產量尋求理想的出路。中國國內基建速度近年減慢,但是這些行業的生產量卻沒有減少,例如水泥、鋼鐵、鐵路行業建設便出現增幅過多的情況。因此中國希望透過「一帶一路」藉此向其他國家輸出國內過剩的資源。
正如之前所提及,此計畫有利於雙方國家。一方面,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例如斯里蘭卡、泰國等發展落後幾年,他們極需要剛才提及的鋼鐵原料及鐵路的生產條件以發展國家;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可提升中國的外交影響力,透過與其他不同國家建立友好關係,中國可維護國家安全提升話語權,讓其足以與美國及印度等大國制衡。
有機會考核的題目?答案?
香港可如何配合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
首先,香港是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行業發展十分成熟。我們不設外匯管制的優勢,能方便其他國家的投資者調動資金。同時,香港亦是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如果一些地方及國家希望與中國合作,會看重香港這個地理位置及金融發展成熟狀況。由此可見,香港「四大支柱」中發展蓬勃的金融行業可配合「一帶一路」。
其次,香港的基建設備完善,可配合「一帶一路」的規劃。香港的國際機場、貨櫃碼頭等建設享譽國際。國際機場可方便世界各地的人來往中國及香港進行一系列的探訪及投資;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合作發展的港珠澳大橋可令遊客往來三地的時間大幅縮短;貨櫃碼頭可用作一個中轉站,方便各地的貨物自由流動,促進外國與中國生意往來。因此,香港完善的基建設備可配合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
概念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世界超級強國、債務危機、軟實力、以經促政、亞投行

中國電子支付趨勢

新聞涵蓋單元:現代中國
新聞內容
中國國民近年使用電子支付的情況十分普遍,令移動支付系統在國內的發展一日千里。根據 2019 年國內手機支付的數據,手機支付的用戶高達六億人,全年移動支付交易額接近 250 萬億元,近乎全國各省各縣的商戶皆會使用二維碼掃描作交易方式。由此可見,中國內地正逐漸進入一個沒有現金的時代,使用電子支付必然是中國交易系統的大趨勢。電子支付迅速發展亦加強了跨境電子商貿的發展,反應了國民生活水平的上升。
電子支付方便快捷。國民只需要在網上預先登記開戶註冊一個帳戶,然後綁上銀行卡,就可以即時進行付款轉帳。對一般市民來說,他們不用攜帶大量現金外出,安全方面的擔憂減少。同時,電子支付亦便利貿易往來,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商機。近年,跨境電子商務例如貨物交易、服務交易等越來越普及,阿里巴巴、騰訊等網上平台便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移動支付技術其實亦可與全球化這單元有所關連。移動支付為全球大勢所趨,當中國的移動支付系統能在全球各地通用,其實就代表世界各地廣為接受中國這個交易模式,在科技上與國際接軌
然而,電子支付的快速發展亦引伸出一些私隱安全問題。由於商戶可以快速收集及複製大量個人資料,因此可能出現個人資料被盜用、商家利用客戶個人資料圖利、電子貨幣消費資料被盜用等問題。
有機會考核的題目?答案?
「無現金社會是全球支付模式的必然趨勢。」你是否同意此說?
同意:
1. 近年電子支付模式發展飛速,吸引人們使用。86% 的中國大陸受訪者表示曾在過去六個月中通過電子支付系統在線購物付款。另外,支付寶已在歐美、日韓、東南亞、中港澳台等 33 個國家和地區上線使用。
2. 支付模式吸引人們使用,例如人們派紅包時不用再像過去那樣一定要給現錢,十分方便,更可以減少搶劫案的發生。
3. 現今信息技術的支持可促使無現金社會的發展,歐洲亦積極發展歐元區及國家貨幣的電子支付技術。
不同意:
1. 現時現金交易有回升的趨勢,國際清算銀行(BIS)近日所發表的報告指出,現金使用率在過去十多年逐步上升。
2. 由於技術的限制,現金交易難以被取代,尤其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他們的技術難以支持無現金社會的形成。
3. 電子支付模式有限制,例如網絡的連接速度及手機是否損壞。相反,現金比較穩定。
4. 人們對電子支付有戒心,例如 2008 年的美國金融風暴令不少人有了戒心,不再完全信任銀行。另外,根據日本銀行 2016 年「日本生活意識調查」顯示,僅有 6% 的日本受訪者表示會使用電子支付。絕大部分受訪者擔心電子支付方式不能保障個人資產安全,也可能成為政府監控個人信息的途徑,反映人們難以完全信任電子支付的模式。
概念詞:網絡保安、網上犯罪、個人私穩、電子錢包、電子支付、資訊保安、自動化、刺激消費

香港房屋土地爭議

新聞涵蓋單元:今日香港
新聞內容
香港房屋及土地爭議引起社會極大的討論,香港政府亦參考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考慮應否以公私合營模式,利用農地、填海、造地等方法增加土地供應。到底本港土地問題的癥結在哪裏?
由於香港土地短缺,所以公營房屋的供應長期不足。然而,政府一直未能找到適當及足夠的土地興建公屋,以支援低收入人士。這些低收入人士因而被迫居住在劏房或板間房等衛生環境惡劣的地方。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長達 5 - 6 年,單身公屋申請人的甚至長達 20 至 30 年。其次,樓價高企不下亦引起中產人士的不滿。香港連續 9 年成為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連中產家庭也難以負擔高昂的樓價。坊間更以「樓奴」形容「為供樓放棄一切理想、甘願成為一位向現實妥協的人」。樓價高企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內地的熱錢流入房地產市場,而且香港奉行積極不干預計劃,加上低利率情況相當普遍,最終導致樓價高企。從以上可見,房屋問題未能解決的情況相當嚴重。
現時,年輕人正面對難以「買樓」的問題。社會向上流動停滯不前令年青人難以單靠個人知識脫貧。工資停滯不前,加上社會環境令他們很難找到穩定的工作,令年輕人寧願申請公屋也不願意買樓。
社會上現時較多人討論的增加土地供應選項分別為發展新界棕地、新界農地、粉嶺高爾夫球場及填海
發展棕地是社會普遍認同的方案,因為其造成的業權問題較少,但現時仍有很多經濟活動依靠棕地進行,例如很多棕地為停車場以及物流業安置貨物的地方。因此政府需要考慮在收回棕地後該如何安置這些活動。
收回新界私人農地的方案其實亦可行,因為香港有收回土地條例,政府可利用這個條例收回農地以作發展之用。然而,政府不傾向使用此方法,因為這會引致業權擁有人展開漫長的法律訴訟,爭取他們的權益。
有機會考核的題目?答案?
發展郊野公園會引致甚麼持分者衝突?
長策會委員認為郊野公園面積大,只需動用小部分郊野公園用地便能滿足市民的住屋需求,他推算開發 2.5% 郊野公園用地便能興建 44 萬個單位。相反,林超英認為開發郊野公園的想法有如「思想的癌細胞」,一旦開了先例,以後郊野公園土地就會不斷被蠶食。香港有四成土地是郊野公園,而且鄰近市區,受外國人讚譽,不應自毀長城。
概念詞:可持續城市化、公共房屋政策、耕地儲備、住宅用地、夾心階層、郊野公園、私人農地、邊陲地帶

香港公營醫療問題

新聞涵蓋單元:今日香港、公共衛生
新聞內容
香港公營及私營醫療系統失衡問題早已引起社會人士關注。香港公營醫療系統長期超出負荷,醫療服務質素難免受影響。根據立法會最新數據,2018 至 2019 年度急症室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的平均輪候時間分別比往年長 9 分鐘及 4 分鐘 ,平均輪候時間均超過四小時,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究竟出現什麼問題?
最明顯的問題是公營醫院前線醫護人員壓力相當大。近年,有很多資深醫生「跳槽」到私家醫院,導致可進行不同類型手術的資深醫生人數減少,使現職公營醫院的醫生幾乎需要跟進每一種手術,工作量加倍。另外,國際標準護士及病人比例應該為 1:6,但根據 2019 年的公立醫院數字,日更護士及病人平均比例為 1:13,夜更為 1:24,比國際標準多出超過三倍以上,可見前線醫護的壓力相當沉重。
香港現時亦面對公私營醫療失衡問題。香港近 45% 的公立醫院醫生照顧約 90% 香港病人,55% 私家醫生照顧 10% 香港病人。由此可見,公私營醫療失衡的成因並非香港醫生數目不足,而是私家醫生明顯過多,公立醫生明顯過少。由於公營醫院的福利並不吸引醫生,因此很多醫生寧願自己開診所或到私家醫院服務,也不願到公營醫院工作,最終導致公私營醫療失衡的問題出現。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解決呢?
很多學者提出免海外醫生試後實習的方法,合資格的海外醫生可透過有限度註冊來香港工作,只要承諾受聘於政府、醫管局等機構,便不需要考執業資格。(原本有限度註冊醫生在通過執業資格試後仍需完成實習才可在本港掛牌,但是醫務委員會已於2019 年通過豁免實習方案。)醫管局相信方案有助吸引海外醫生回流,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認為醫委會的豁免方案較全世界其他地方寬鬆,吸引力較大,相信有助改善公私營醫院醫生失衡的情況。
有機會考核嘅題目?答案?
「自願醫保計劃可紓緩公立醫院壓力。」提出一個支持及一個反對的理據。
支持理據:自願醫保計劃可改善公私營醫療失衡問題。香港的公營及私營市場醫生分別為 40%:60%,但前者照顧 90% 香港病人,後者僅照顧香港 10% 的病人。自願醫保可改善問題,因為自願醫保會令部分人改用私營醫療服務,預計到 2030 年公立醫院的病人比例可下降到七成。
反對理據:醫保計劃並不能針對人手不足問題。由於低下階層的財政資源並不允許他們參與自願醫保計劃,計劃因此只能吸引一些相對較富有的中產階層參與。香港整體社會仍然會有較多人選擇公營醫院服務,令自願醫保計劃成效不彰。因此公立醫院人手壓力仍然十分大,人手比例失衡情況其實並無改善。
概念詞:人手不足、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化驗結果、公私營比例、醫療體系、工作壓力、人口老化、長者人口比例、自願醫療保險計畫

校園欺凌

新聞涵蓋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新聞內容:自 2015 年開始,香港就發生多宗校園欺凌案件,網上亦常流傳很多學生疑似被欺凌的片段,社會對校園欺凌事件的關注度愈來愈受高。究竟校園欺凌現時最新的情況是如何?我們又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呢?
首先,欺凌的定義是指攻擊者與受害者之間出現權力不平衡,欺凌者會透過肢體暴力、言語暴力或排斥去傷害被欺凌者。校園欺凌的成因有很多:首先,欺凌者會透過攻擊他人而獲得「益處」。根據研究顯示,欺凌者大多有自戀傾向,他們喜歡透過操控、攻擊其他人而獲得滿足感。其次,家長的管教模式亦與欺凌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欺凌者認為這世界適者生存,而這些想法大多都是受家長影響。很多時候,家長會容忍子女的攻擊行為,並把偏差行為正常化。因此家長管教方式與對子女會否成為校園欺凌者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校園欺凌會造成不同層面的負面影響,當中包括青少年的心理及生理。事實上,不論欺凌者或被欺凌者,校園欺凌事件皆會對其身心造成短期及長期的負面影響,例如學業成績倒退。受害者可能患上長期失眠的問題,情況嚴重更會變成隱形青年,甚至有自殺傾向。欺凌者將來更有較高的犯罪傾向等。除此以外,校園欺凌的刑事責任亦值得我們思考。校園欺凌並不是完全不用負上法律責任,因為如以身體行為暴力欺凌他人,便會觸犯香港的刑事罪行。
要改善校園欺凌問題,政府、學校、學生及家長亦要做好自己的部分。以學校為例,學校應正確處理校園欺凌,避免校園欺凌擴散。若教師發現可能疑似有校園欺凌情況,亦應主動介入,幫助被凌者及被欺凌者。
有機會考核的題目?答案?
試指出校園欺凌的原因。
青少年如未能適當地處理好人際關係,便可能導致校園欺凌的出現。由於青少年正處於探索自己、學習如何與不同持分者相處的階段,他們未必能成熟地處理好人際關係。當朋輩之間出現問題時,他們可能以爭吵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透過欺凌同輩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然而,當他們發現能以欺凌的方式達到目的時,欺凌便漸漸變成一個習慣,令他們成為欺凌者。
校園欺凌的另一成因是學校欠缺社教化教育。由於小學、中學及大學普遍以學業成績為主導,他們的教學僅集中於主科及術科,因而容易忽略了社教化教育,很少教導學生與校園欺凌相關的議題。當學生欠缺正確的價值觀,他們便容易以校園欺凌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學校往往只有在校園欺凌發生後才處理及跟進。由此可見,學校的社教化教育不足令青少年未重視朋輩人際關係的技巧,最終造成校園欺凌。
概念詞:同理心、人際關係、從眾、朋輩影響、人際溝通、偏差行為、社教化、家庭功能

可再生能源

新聞涵蓋單元: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新聞內容:我們為什麼要使用可再生能源?
相信大家都知道燃燒化石燃料是導致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然而,世界上很多國家所消耗的能源大部份都是來自煤、石油及天然氣這三種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但會導致各種污染問題出現,它們亦為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我們最終都會消耗盡的能源)。因此為提倡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另覓其他可再生能源。透過使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互相平衡,我們希望不單現代社會人士能享用資源,我們的後代亦然。
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潮汐能等,它們屬於潔淨能源,對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較細,來源亦相對較穩定。有見及此,近年不少國家開始改變他們的能源發電比例,使用相對較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
雖然可再生能源的好處不少,但是世界各地在發展可再生能源亦要考慮以下因素:
首先,資金高昂。由於可再生能源是嶄新的科技,因此世界各地的元首需投放大量資金開發。相比之下,不可再生能源價格十分便宜。 換而言之,如一個國家的資金充裕,其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條件相對較為充足。
另外,我們亦需要考慮技術水平的問題。很多發展中國家雖然有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天然條件(如非洲很多國家陽光充沛,有條件發展太陽能),但是由於他們正在發展中,未必有能力投放足夠的資源去發展可再生能源,導致可再生能源未能夠在這些國家普及。另外,可再生能能源亦容易受地理因素所局限,不是所有國家都能使用。
總括而言,可再生能源是世界未來能源結構組合的大趨勢,各國政府正積極通過津貼及推廣去推動可持續發展。由於很多國家的市民對使用可持續能源缺乏經濟誘因,因此很多政府都會選擇透過津貼生產者減低其研發成本,以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同時政府亦會以不同措施鼓勵消費者使用節能的科技,希望長遠用經濟誘因的方式令各持份者不會因使用可再生能源而帶來經濟負擔。
有機會考核的題目?答案?
指出並解釋香港要發展可再生能源遇到的困難。
第一個困難:很多市民對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意欲及共識不大。由於可再生能源的的技術要求較高、發電成本亦比不可再生能源昂貴,因此很多市民希望政府先處理迫切性較高的社會問題,例如房屋問題。市民不願意為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付出更多電費。因此在推動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時候,市民、企業、環保人士等的價值觀並不一樣,政府難以得到市民的共識。
第二個困難:電力公司並沒有原因要推動可再生能源。香港現時的兩間電力公司皆有與政府簽署管制計劃。然而,協議的內容是政府只是監管電力公司營運表現,並沒有強制規定電力公司需使用可再生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程度。若電力公司選擇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其成本亦將會變得相對高昂,影響利潤極大化。因此電力公司其實沒有足夠的經濟誘因推動可再生能源
概念詞:可持續發展、可再生能源、能源結構、能源自主、生活素質、環保意識、西電東送
 

溫習議題嘅方法

溫習議題嘅方法有好多。通識一般分為兩大類議題:一個係恆常議題;另一個係熱門議題。恆常議題一般指呢個議題即使過咗很多年仍然會有唔少持份者討論,例如性別定型、青少年情緒壓力問題、房屋問題、三農問題等;熱門議題一般係指當時社會討論得沸沸揚揚嘅議題,例如最近討論嘅國歌法就可以算係熱門議題。
點解我哋要溫各種唔同嘅議題呢?有同學會話:「呢個世界有咁多唔同嘅議題,其實我們都溫唔曬啦,不如花多啲時間溫概念算。」
無可否認,通識新聞議題的確有好多,但其實溫習唔同嘅議題可以令你了解出卷者嘅心態。部分議題如果社會欠缺討論空間,其實出題者並唔會花太多心機喺佢哋度,所以出嘅機會不大。各位係溫書嘅時候,可以嘗試當自己出緊一份通識卷,有乜嘢議題你覺得會有好多唔同嘅持份者、唔同嘅關注點,咁嗰啲就係值得你溫嘅議題。
功利啲講句,就算嗰個議題無喺考試度出現,但通識科萬變不離其中,其實好多論點、重點都可以放返喺其他類似或相關嘅議題上。
例子:「政府應否提供各種措施幫助某一類行業?」
即使公開試題目可能曾經出過傳統行業,但其實政府嘅角色、措施亦適用於任何行業 ,如電競行業。各位同學只要透過溫習議題去了解各持份者嘅角色,咁對大家答題會有莫大嘅裨益。
另外,之前亦有同學問過我溫習嘅時候應該點整筆記呢?
大家首先要整理原因、因素,寫低你想溫習嘅議題究竟係由啲咩原因或因素導致。例如:青年會過度消費嘅原因可能係因為朋輩推動,亦可以係社會風氣導致。當我哋思考咗原因或因素後,就可以考慮相關議題嘅影響。影響可以正面或負面,所以我哋考慮時必須正反立論,咁樣就可以訓練我哋寫駁論嘅角度、思維。分析完影響之後,各位同學可以嘗試寫低唔同嘅建議,但必須係持份者雙管齊下咁寫,例如:政府同大學、市民同NGO等等。記住!單一嘅建議並唔足夠,只有雙管齊下先可以展示你嘅多角度思維
當我哋已經思考咗原因、影響同建議,其實已經能夠考慮成個議題嘅全面性。雖然考試題型變化多端,但其實通識科嘅考核核心仍然係呢三樣嘢。同學可以由今日開始用呢個方法溫習議題,如果每星期做三次,根據呢三個細項寫筆記,不出三個月內你通識嘅思維同脈絡必定會大有進步!
 

其他溫習資源 

明報通識網

明報通識網嘅首頁有分六大單元,同學可以按自己嘅興趣 click 入唔同單元去睇睇唔同嘅新聞。另外,明報通識網有涵蓋漫畫、圖表、評論、概念同IES嘅各項範疇,用嚟溫通識可以話係一應俱全
漫畫:我非常推薦各位同學去睇睇呢部分。明報通識網嘅漫畫很多時候會以諷刺嘅手法帶出想表達嘅訊息,咁對同學操練漫畫題好有幫助
圖表:話說有啲同學好鍾意背誦數據以加強論點說服力。如果你係屬於呢類學生,咁就不妨去呢一欄參考下相關數據
評論:入面會有明報嘅社評,有時亦會邀請各專欄作家寫下唔同嘅題材。喺呢部分,同學就可以參考下唔同人士就唔同議題所寫嘅觀點,咁對作答程度題亦很有幫助。
整體嚟講,明報通識網所帶出嘅議題相當齊全,而且概念知識齊備。不過,缺點係如果你學校無訂閱明報通通識,就只可以睇到小部分內容。

信報通識網

信報通識內容包括今日信通、時事議題、全新的主題集、答題技巧、試題庫同埋IES資源,每一個範疇有唔同嘅小範疇,例如:時事議題包含專題通識、通識修煉場、名家評論、潛台詞、解碼圖文專欄等資訊,內容十分豐富。
我個人最推薦信報通識嘅通‧輯‧理,入面有各年文憑試嘅熱門及恆常議題,例如 2020年就講咗啃老現象、青年婚育觀、政府管治、企業社會責任、假新聞等一般好少同學會涉獵,亦好少學校會教嘅議題。所以同學睇過之後,一定會有莫大裨益。以 2020 年啃老現象為例,佢一開始先定義咩係「啃老」,之後再提供信報嘅新聞摘錄比同學分析,當中甚至有提及世界各地唔同嘅啃老現象,最後亦有試題分析。所以絕對可以加深同學對呢啲冷門議題嘅印象。
我亦推介大家睇睇答題技巧嘅部份。信報通識唔單止會同大家分析題型,佢仲有考卷決勝分、見題拆題、爆點元素及數據圖表等唔同嘅部分,適合欠缺數據、例子嘅同學參考。
另外,雖然讀英文LS 嘅同學通常都會缺乏溫習資源,但信報通識會每個禮拜更新一至兩份英文嘅報導,等同學對相關議題嘅英文字有更深嘅理解。
最後,我同大家私心推薦「優質教育」。呢部分並唔只係講考試內容,亦有啲比較輕鬆嘅內容,例如會有校長講下關於對教育看法、有老師分享教學嘅樂與苦、有學生分享下佢哋讀書嘅辛酸。所以我都幾鼓勵大家得閒嘅時候睇下。
***值得注意嘅係信報通識自從7月中之後再無更新過,因此如果同學希望得到最 update 嘅通識議題及資訊,就可能未必適合。

星島教育— 通識

星島通識網係一個有較多通識科老師參考嘅網站,喺度特別同大家推介「讀報學通識」呢個部分。「讀報學通識」每日都會更新,內容係關於當日較重要嘅報導(例如最近會講下新冠肺炎檢測咁)。同時,佢亦會提供思考方向同問題比讀者。如果同學希望持之以恆養成閱讀新聞嘅習慣,不妨參考下「讀報學通識」。不過大家要注意,呢啲思考問題係無提供參考答案㗎。
除此以外,大家亦都可以參考下星島通識「封面專題」嘅文章。同「讀報學通識」有啲分別,「封面專題」除咗同大家講解新聞內容之外,仲會講埋相關嘅背景資料、事件中唔同持份者嘅觀點、詳細咁分析議題,甚至附上參考題目、參考答案、議題概念、相關知識。「封面專題」仲有一個特點就係有時會就某個議題,將香港同外國其他地方作比較。如果同學希望可以全面認識同了解某個議題,我會建議大家參考下「封面專題」嘅報導,然後再整理一份屬於自己嘅筆記。 
哇........ 上面打咗好多攻略筆記啊!希望呢一大堆字可以幫到咁多位啦!其實,就算熟讀課本內容、了解唔同嘅新聞議題,各位同學亦需要熟悉唔同單元嘅答題框架去幫助自己思考同表達論點。建議大家不妨去睇埋呢篇《【DSE通識答題技巧】通識題型全方位剖析》,學下點樣先唔會失埋啲無聊分。
AfterSchool

AfterSchool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