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撰文投稿(寫作範例|結構格式)

文靜
文靜 2024-11-13 2,946
了解DSE中文撰文與投稿的格式與技巧,包含完整架構說明、範本及詳細範例,助您提升技巧!
在DSE中文卷二寫作實用文部分,有機會需要使用撰文或投稿嘅格式。本文將詳細介紹撰文投稿的格式,並提供具體範例,幫助考生掌握撰寫重點和技術!
想學埋其他實用文寫作格式+範例?即睇:【實用文】格式例子|範例範文|練習寫作技巧

撰文/投稿定義

「撰文/投稿」為一種評論性寫作形式,主要針對具體人物、事件或社會現象進行觀點闡述,表達出作者的看法和態度。
呢種寫作形式強調觀點表達及邏輯性,透過有力的事例和嚴密的推理,對觀點進行全面支持,使整體論述更具說服力。
日常生活中的多種現象皆可成為撰文投稿主題,從熱門話題、社會事件到經濟政策、文學藝術等皆可涵蓋。此類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引發討論、促進意見交流,甚至可能對社會輿論及政策方向產生影響​。

撰文投稿格式

撰文投稿格式包含「標題、開篇、主體和結尾」四部分
標題
標題應該簡潔且具吸引力,準確地點出文章主題,讓讀者能一目了然文章的主要討論方向。標題的設定應避免過於籠統,而是要突出具體的焦點,使其更具有針對性。例如「回應青少年對社交媒體的依賴」便是一個清晰的標題。
開篇
開篇通常包括背景介紹和討論對象的引入,為讀者提供必要的上下文資訊,以便理解文章的立場。好的開篇能夠自然地引出論題,並且吸引讀者的興趣。例如,針對回應社交媒體的主題,開篇可以對文章表達支持,再簡述科技與青少年生活的密切關聯,引出對社交媒體依賴的探討。
主體
主體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需要根據主題展開詳盡的分析與論證。通常,主體會依據幾個分論點進行闡述,每個分論點都應當有充分的例證支撐,以強化觀點的說服力。段落之間應該自然銜接,使讀者能流暢地理解論證過程。建議分段清晰,每段集中於一個重點觀點。例如,圍繞社交媒體的撰文可以分為「心理影響」、「學業影響」和「社交能力」等子話題進行論述。
結尾
結尾部分需要對全文進行總結,重申中心觀點,或從更廣的角度提出對未來的展望。好的結尾應該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既回應前文又能升華主題。結尾還可簡要提出解決方案或建議,以引發讀者深思。例如,針對青少年依賴社交媒體的問題,結尾可以強調合理使用社交媒體的重要性,並呼籲家長與學校加強引導。

撰文範例

社交媒體:青少年的心靈交流平台還是隱藏的陷阱?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社交媒體已經滲透進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對於青少年來說,社交媒體不僅是娛樂與資訊的來源,更成為一個用以交流心聲、展現自我的重要平台。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過度依賴社交媒體可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學業成績以及人際能力產生消極影響。這引發了我們對青少年依賴社交媒體現象的深思。
首先,過度依賴社交媒體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長時間的線上互動雖然在短期內帶來情感連結的滿足,但卻可能增加焦慮和抑鬱的風險。青少年往往會在社交媒體上進行自我展示,並通過點贊數和關注度來評判自己的價值。這種過於依賴外界反饋的行為,使他們的自我認同逐漸建立在虛擬世界的評價上,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相關調查顯示,社交媒體的頻繁使用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尤其是在對比他人生活的過程中,往往會加重負面情緒的產生。
其次,社交媒體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少年的學業表現。許多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會忍不住打開社交媒體,導致學習注意力分散,甚至出現「一邊學習一邊滑手機」的現象。這種學習習慣不僅降低了學習效率,還可能逐漸養成學習拖延的壞習慣。更有甚者,青少年為了維持線上互動而犧牲學習時間,導致學習成績下滑。長期下來,這種行為模式將對學業成就產生深遠影響,不利於青少年的長期發展。
此外,過度依賴社交媒體還可能削弱青少年的真實社交能力。在線上互動中,青少年往往習慣於用表情符號或簡短文字進行交流,而缺乏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使得他們在真實生活中表達情感、理解他人意圖的能力減弱。當青少年離開虛擬平台,面對現實中的人際互動時,可能會因缺乏經驗而感到困難,進而影響到他們的社交自信和人際關係。
總而言之,社交媒體為青少年提供了多樣化的交流渠道,但過度依賴卻帶來了心理健康、學業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負面影響。為了使青少年能夠更健康地成長,學校和家長應積極引導他們合理使用社交媒體,並培養其自律和自我認知的能力。唯有如此,青少年才能夠在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避免陷入依賴的陷阱,獲得更加全面的成長。

投稿範例

(回應上文「探討青少年對社交媒體的依賴及其影響」)
青少年與社交媒體:依賴還是適應?
有關青少年對社交媒體的依賴以及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的確是當前備受關注的議題。上文對於青少年依賴社交媒體的心理健康、學業和人際交往等問題做出了詳細剖析。然而,除了探討依賴問題,我們是否也應該思考青少年對社交媒體的依賴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時代環境所促成的一種適應?或許,在看待這一現象時,我們應更全面地理解這種依賴背後的多重因素。
青少年依賴社交媒體,部分原因在於其發展中的心理需求。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認知與身份建構的關鍵階段,對自我形象的認可和他人評價尤為敏感。社交媒體在這方面提供了高度互動的平臺,使他們可以通過點贊、評論來感知自己的影響力,這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他們渴望得到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社交媒體的依賴也不全是負面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青少年的社交意識,並且提供了現實生活以外的自我表現空間。理解這一需求,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引導青少年,從而合理地利用社交媒體。
此外,隨著科技的發展,社交媒體已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比傳統的面對面交流,青少年在虛擬世界中更容易接觸到來自不同背景的朋友,拓展視野。從這一角度來看,依賴社交媒體不僅是他們的一種選擇,更是一種適應現代社會變化的方式。雖然頻繁的網絡互動可能影響學業表現,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其中的積極面,即社交媒體為青少年創造了一個探索和交流的平臺。教育者和家長或許更應該思考如何將這些新型社交工具合理融入學習和發展當中,而非僅僅將其視為分散注意力的「干擾項」。
當然,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體時確實存在過度依賴的情況,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但這種依賴的背後是複雜的心理需求和社會適應,單純地批評其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可能過於片面。相較於一味限制,或許我們更需要一種平衡的方法,讓青少年在適應社會潮流的同時,不至於過度沉迷。
綜上所述,青少年對社交媒體的依賴既是一種現象,也是一種適應。在批判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的同時,我們也應以更開放的視角看待這種新興社交方式。若能在社交媒體的使用上實現理性平衡,青少年便能在互聯網時代中獲得成長,並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文靜

文靜

文學奬得主 作家級補習名師獨創寫作萬能KEY絕技 倒模式背文5**真跡印證 超凡教學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