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寫作技巧全公開 DSE作文適用 (附六要素 + 範文 + 題目)

文靜
文靜 2024-3-11 118,641
記敍文係DSE中文卷二寫作常見體裁,AfterSchool為分析記叙文寫作手法、範例例子、文章結構,及提供歷屆DSE記敘文試題。
有同學話,中文卷二係「死亡之科」嘅「死亡之卷」。但其實只要掌握作文技巧,並了解考評局出題背後嘅思路,大家都可以好簡單咁喺寫作能力卷度攞高分!DSE 中文作文卷有幾類型嘅題型:「記敘文 (記描抒) 」、「議論文」仲有「開放性題目」。嚟緊 AfterSchool 會分幾篇 blog 同大家逐一講解佢哋各自嘅特點。小編仲會配合唔同嘅範文佳作、例子教大家「作文卷嘅奪分技巧」,幫大家將呢份「死亡之卷」變成「搶分之卷」!今日先同大家講下應該點寫「記敘文 (記描抒) 」!
喺學習零散嘅新知識之前,有冇諗過需要先建立一個系統性嘅學習模式?我係文靜,多年來透過DSE中文補習幫助學生輕鬆取得大學入場券。想知道我嘅教學理念同往績,即撳:中文補習名師 文靜 | AfterSchool
 

記敘文技巧

記敘抒情文一般會同時包含記敘、描寫、抒情的內容,很難完全分割成單純的記敘文、描寫文或者抒情文。寫作時,同學需要根據題目建構一個相符的題材敘述事件經過、個人感受,但注意所寫之事的安排要在情理之中,符合正常邏輯。另外,作文卷的高分與否在於選材以及主題昇華的部分。考評局每年都會在考評報告中提及,同學需要注意對事件的細節進行詳細描述,所以有一定文字功底,文筆比較好的考生有較大優勢。
在寫記描抒類型的題目時,我們要留意這幾個要素:
  • 選材
  • 鋪排(起承轉合)
  • 記敘方式和描寫方式(敘事順序,修辭手法,人物描寫手法)
  • 感受(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物抒情)
  • 昇華(從事件中得出的道理以及由單一事件中發展出對更大層面的思考)
credit: unsplash@d_che
credit: unsplash@d_che
歷屆 DSE 卷二第一題都是記描抒類型的問題,例如:
2012 年:「唐老師是我最敬愛的老師,他不喜歡說大道理,從他平日待人接物,我體會到中國文化可貴的一面。」 
根據以上一段描述,試記述唐老師的言行,抒發你對他的感情。
2015 年:「今天我沒有帶手提電話外出,因而有不一樣的經歷和體會。」試從第二段開始,以「沒有手提電話的一天」為題,續寫這篇日記。
2019 年:試以:「這一句話,我會記上一輩子。」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這些都是典型的記描抒類型的題目。
以下將一一講解記描抒該如何寫,有什麼比較保險的寫作格式。
 

記敘文選材

credit: pexels @Josh Willink
credit: pexels @Josh Willink
選材可以說是寫作最重要的一步,選材直接決定了文章內容以及分數的高低。一般記描抒題目的關鍵詞都不只一個,考生若只側重某一個關鍵詞,便會很容易離題,導致低分。因此在選材前,大家應先把題目的關鍵詞都找出來,以確保自己完全理解題目,接著再根據這些關鍵詞思考文章主題和內容,盡量滿足貼題、容易敘述和昇華這三個要求。 
先以 2012 年的題目為例子:
「唐老師是我最敬愛的老師,他不喜歡說大道理,從他平日待人接物,我體會到中國文化可貴的一面。」 
根據以上一段描述,試記述唐老師的言行,抒發你對他的感情。
 

關鍵詞

credit: unsplash@kellitungay
credit: unsplash@kellitungay
這題看似簡單,只要寫與唐老師有關的事情便可符合題目要求;但實際上,同學在思考寫作內容時需非常謹慎。題中有多個關鍵詞,包括最敬愛、待人接物、中國文化、言行,要是寫作內容沒有符合上述任何一個關鍵詞,文章便很容易被判作離題,分數大幅下降。
考評局真的很喜歡以「最」字出題,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字眼。如何能夠凸顯出「最」字,就需要同學在文章中透過加入與其他人物的比較得出。這樣的比較不需要很長,但是必須要有,這樣才能回應到題目中的「最」字。
找出關鍵詞後,大家應先確保自己理解每一個關鍵詞的定義,不要趕著思考題材。
以第一個關鍵詞「敬愛」為例,敬愛不同於尊敬和愛慕,因敬重和尊敬這兩個詞只有敬意,沒有親近之感。「敬愛」一詞介於兩者之間,有既敬重卻同時親近某人的意思。若同學在作文時沒有清楚理解這關鍵詞的意思,便有機會選錯題材,在文章中抒發自己對唐老師的感情時亦會離題。
另外,題目提及「唐老師不喜歡講大道理」,因此在描述「唐老師如何讓我體會到中國文化可貴的一面」時,要避免寫如唐老師直接用言語提及中國文化的故事情節
同學在解題時,一定要先斟酌詞義,切勿一拿到題目便馬上開始想題材。
 

構思作文內容和題目選材

credit: pexels@zhupeng
credit: pexels@zhupeng
在確認完每個關鍵詞的定義後,同學就可以根據關鍵詞想題材,然後再從中發展出 1 - 3 個最合適的故事情節。
繼續以唐老師一題為例,此題關鍵詞包括老師、敬愛、待人接物、中國文化、言行,也就是說,你所想的題材內容要包括唐老師具中國文化特色、讓你對他心生尊敬、產生親近之感的舉動和說話方式 (如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老師如何處理犯錯的學生、老師如何和學生相處、個人對待學習的態度等等)。
在構思與「中國文化」相關內容時,同學們必須注意選材。中國文化很廣袤,為了不寫得太散亂,我們需要在落筆前確定好集中於哪一方面來寫。假如我確定好要用儒家思想,想講唐老師的言行能體現「三人行必有我師」和「不恥下問」這兩個符合儒家思想的學習態度,那文章內容便要圍繞著可帶出這些態度的事件來敘述。
在這一題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和「不恥下問」可以合併在一起寫,例如提及唐老師平日會和學生聊天,對於一些沒接觸過的東西,他會很好奇地向自己的學生請教,不會因為自己老師的身分而不懂裝懂,或者拒絕接觸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若我們要表達中國文化可貴的一面和對唐老師的敬愛,以及想要為讀者樹立唐老師一個具體的外在形象,這時可以為文章加入一定的肖像描寫
考慮到唐老師喜愛中國文化以及能夠令人產生親近的感覺等等的特質,在肖像描寫中提到的特徵可以是充滿書卷氣以及外表可以是憨厚/慈愛等等能夠令人心生親近的外表。例如:「唐老師喜歡著中山裝,談吐溫文爾雅,總是慢條斯理,不溫不火地講話,戴著民國時期風靡的圓框眼鏡,整個人文質彬彬的,帶著一種來自舊時代的溫柔氣息,好像舊照片中文人墨客的形象。」
這樣不但可以加強唐老師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形象,再承接下文時,講述唐老師對中華文化關係很深的內容亦不會顯得突兀。試想一下,如果你所寫的唐老師的外表是喜歡追求潮牌的,滿身都是前衛的服飾(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讀者便會容易感到迷惑),你下文便需要鋪陳不少來寫出唐老師的內在與他的外表是不一致,增加文章敘述的難度。因此,還是順著題目給出的人物性格來建構人物肖像比較容易和方便
至於如何強調自己對唐老師的敬愛,可以把自己寫成那個經常和唐老師聊天的學生,深深了解到唐老師的見多識廣。儘管如此,唐老師和自己聊天的時候,還是常常會向我請教一些他所不熟知的事物(例如文章裡的我很擅長素描或者有某方面特長,唐老師在聊天聊到這些時會向我請教),從中寫出自己和唐老師關係是親近的,更容易帶出敬愛的情感。
如此,文章的選材就可以一步步確定好了。
 

記敘文的寫作結構格式

credit: unsplash@patrickian4
credit: unsplash@patrickian4
記描抒常見的結構包括順敘倒敘
順敘和倒敘的差別只在於倒敘會在一開始就先說結尾,但接下來還是會按照事情發生的時間順敘記述事情。因此,在考試中使用這兩種記敘手法比較不容易出錯。雖然這兩種手法比較容易掌握,但寫作時最好要配合「起承轉合」的情節,否則文章內容便會平鋪直敘,欠缺故事性。雖然考試作文裡不必寫得天花亂墜、包含精彩絕倫的故事劇情,但文章亦需要有故事性才更能帶出道理,使文章層次昇華
以 DSE 2016 的題目為例: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孤獨
強調一個前後情緒和狀態改變,有起承轉合的話這種轉變會更加自然,也更不容易洩漏轉折點,導致離題。
綜上所屬,記描抒的結構格式大致分為兩種,
順敘的話:
1.先用當下景色或者某個場景引入故事

2.【起】按照時間線開始寫發生了什麼事,寫一下事情背景(時地人事)

3.【承】事情開始進入緊張階段,可能出現衝突、矛盾、不滿,這裏要寫出張力,為之後轉折做鋪墊

4.【轉】事情出現轉機,自己的心態和想法也隨之轉變

5.【合】寫出事情的結尾,自己的感受,並帶出一定道理,做文章昇華。

6. 結尾,點題
倒敘的話則是這樣:
1.先寫事情結尾,可以加上類似:在一開始,誰也沒想到這個活動竟然可以完滿成功的句子,方便引入下文,亦可以勾起讀者興趣

2.【起】按照時間線開始寫發生了什麼事,寫一下事情背景(時地人事)

3.【承】事情開始進入緊張階段,可能出現衝突、矛盾、不滿,這裏要寫出張力,為之後轉折做鋪墊

4.【轉】事情出現轉機,自己的心態和想法也隨之轉變

5.【合】寫出自己的感受,並帶出一定道理,做文章昇華。

6.結尾,點題
其實,插敘也是記敘文的寫作手法之一,可用在表現人物的背景方面。然而,若加入插敘文段,文章的篇幅便會變得較長,而且插敘的內容只是作補充說明,寫作速度不快的同學,在想使用插敘手法的時候需要慎重。如果無法透過插敘的手法來加入人物背景等內容,可以透過人物的對話中帶出。
想要學習插敘手法的同學不妨參考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即使是插敘的事件。描寫的規格也是需要與正文事件的描寫是類似的,因為插敘的事件本身也是一件完整的事件
 

記敍文的修辭及描寫手法

credit: unsplash@jsnbrsc
credit: unsplash@jsnbrsc
在記描抒使用修辭和描寫,主要是為了令描寫的景象或者人物更具體,令讀者更容易想像到該情節的狀況。所以在使用修辭時,切勿本末倒置,單純為了賣弄文筆而用很多晦澀,自己也不是很確定怎麼使用的詞彙或成語,造成詞不達意的情況。如果本身詞彙量或者可以熟練使用的修辭手法不多的話,比起用華麗的修辭堆砌文章,其實更好的作法是確保句子順暢和用詞準確。
如果本身詞彙量很多,就可以考慮在作文中運用一定的修辭技巧。在記描抒中比較容易使用的修辭包括:比喻、襯托、誇張、擬人、擬物、對偶、象徵、多感官描寫、通感等。當然,可以用在記描抒裡的修辭手法不只這些,只要你覺得用該種修辭可以讓你把情節寫得更具體、更有畫面感,那就是適合的手法。
 

記敍文的抒情和昇華 (包範文例子)

credit: pexels @ Simon Migaj
credit: pexels @ Simon Migaj
「昇華段落」在記敘文中是決定作文高分與否的關鍵段落,因為昇華的層次關係到文章立意。一般來說,抒情和昇華的部分都會在文章的尾聲,大家不妨利用因事件而引發的情感作為文章從「記事」過渡到「昇華內容」的契機
部分同學覺得昇華段落複雜難寫,認為難以將一件平平無奇的小事聯繫到大道理上。其實,昇華只是把事情思考層面提高到社會或者道德層面上。很多時候,我們會因某件事情而引發思考和產生感慨,思想上出現前後對比,並因此得出一些感悟。
句式來解釋的話,昇華段落會以「我本來覺得⋯⋯現在我卻覺得⋯⋯換種角度/想法,原來⋯⋯」、「這個社會/大部分人都⋯⋯但其實這樣真的是對的嗎?也許我們應該⋯⋯」等句式來表達所思所想。
昇華的方向可以基於文章的取材來想,千萬不要等到寫到結尾才匆匆來提升內容層次,昇華方向應該是思考文章大綱的同時就應該要決定好的。一般來說,在抒發感受和表達自己對故事人物的情感後,大家可以重點刻畫故事人物的性格特質,寫他們身上值得敬佩,之前卻被忽略的特質作為提升。
繼續以唐老師這個題目為例:由於題目要求以一個很有中式傳統、很具中國文化特色的人物為主題,昇華就可以以對中華文化的改觀或者對其衰落的可惜為方向。
下面會做個基礎的範文例子:
大家都說,最能體現一個人品行的是他待人處事的細節,因為只有下意識的細節才沒有辦法偽裝,也很難偽裝。依我所見,唐老師是一個所有細節中的行為都讓人如沐春風的人,中華文化的可貴之處,例如溫潤有禮、尊師重道、不恥下問等等都能在他身上有所體現。「君子如玉」說的大概就是他這樣的人吧,聰慧卻不張揚,溫和但有主見,在浮躁中還能保持清淨的心境,屬實可貴,十分值得敬重;但同時他的溫潤又令他很容易讓人親近,他的博學讓作為學生的我們也經常能從和他的交談中獲益良多,使他可敬的同時又可親可愛。

唐老師幾乎顛覆了我對中華文化的觀念。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開始對中華文化有了偏見,說起中華文化,想起的就是一片俗氣的紅色,迂腐得只會之乎者也的古代學者,大概是魯迅的《孔乙己》給予大家的衝擊太深刻,或者一些纏足、重男輕女的封建傳統。總之說起中華文化,好像就只有萬般的不好,倒是國外的自由民主、獨立開放的文化在現代更受歡迎一些。但是中華文化真的有這麼不堪嗎?至於在提起它時多少帶有點鄙夷姿態嗎?也許中國文化是有它的不足之處,但其實任何文化和傳統都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保留。且學習一種文化不該是只會背誦其相關的文學經典,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像唐老師那般把中華文化的精華運用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裡。孔子在兩千年前提出的如何成為一個仁者的理論,「仁」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孟子也有提到過惻隱之心是仁之發端,如果這些思想能夠被現代人所學習並且跟從,那麼這個社會大概就不會再被人詬病是冷漠的,那麼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有人伸出援手,更重要的的是,大概就不會就不會有人再被批鬥不讓座給有需要的人了。

作為華夏民族的後裔,不一定要極端地熱愛中華文化,但我們也應該摘下對它的有色眼鏡。退一萬步而言,作為開放性很高且有很多機會接觸不同事物的現代人,我們也應該對不同文化保有一個尊重的態度。唐老師可謂我見過的最能代表中華文化可貴之處的人,他的出現實在是令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以往對於中華文化的態度。我也許沒有能力做到像唐老師那般身體力行地令人對中華文化改觀,但我以後面對別人對於華夏文化的批判時,我會告訴他們,中華文化值得保留和傳揚的文化傳統其實比它迂腐的一面更多,而且,我也應該從自身做起,盡量在日常生活中向唐老師學習,踐行他身上所包含的美德。希望終有一日,社會都懂得保留中華文化的精華之處,改掉其迂腐一面,讓華夏地區像唐老師這樣能夠融合民族文化於自身的人可以越來越多。
上述內容昇華的部分,運用了「前後對比」,是一種把話題廣化到社會層面來談的經典寫作手法,有引起讀者反思的作用。透過「前後對比」,我點出了社會大部分人對中華文化的態度,再說受到唐老師影響後,我認為應該保留的態度,而不是隨意寫出自己的反思,並強行把內容昇華。
中文寫作能力卷想看到的是「我們思考和把想法陳列出來的過程」,有反思的段落說明作者寫作時有好好思考深層次的問題,因此昇華的寫作順敘大致上就是:
個人感受 ➡️ 前後對比 ➡️ 想要強調的態度和做法 ➡️ 總結
以上為「記描抒」的題目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歷屆 DSE 中文記叙文題目

2023 年 - 「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 

 試以「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2022 年 - 「校服的自述」

我是一套校服,今日要和主人分離,回想過去我們一起生活,別有一番體會。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校服的自述」為題,續寫這篇文章。

2021 年 - 「一心是我的知己」

以下是你在社交網站的帖文:「經過這件事,我才明白到一心是我的知己,是真正了解我的人」,試撰文一篇,記述時間經過,並抒發體會。

2020 年 -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描述一個認識的人物言行,體現「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美德

2019 年 - 「這一句話,我會記上一輩子。」

試以:「這一句話,我會記上一輩子。」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2018 年 - 「重遊舊地所見有感」

舊地重遊,看到眼前景象,難免興起一番感受,試以「重遊舊地所見有感」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2017 年 - 「自此之後,我終於解開了心結。」

試撰寫文章一篇,並以「自此之後,我終於解開了心結。」為末句收結全文。

2016 年 - 「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

試以「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2015 年 - 「沒有手提電話的一天」

「今天我沒有帶手提電話外出,因而有不一樣的經歷和體會。」試從第二段開始,以「沒有手提電話的一天」為題,續寫這篇日記。

2014 年 - 「必要的沉默」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以上是文章的開首,試以「必要的沉默」為題,續寫這篇文章。

2013 年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曾參與一次活動,當中的經歷令我醒悟過來,明白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道理。」根據以上描述,試以你的經歷和體會,寫作一篇文章。

2012 年 - 唐老師

「唐老師是我最敬愛的老師,他不喜歡說大道理,從他平日待人接物,我體會到中國文化可貴的一面。」根據以上一段描述,試記述唐老師的言行,抒發你對他的感情。
--> 個別睇詳細教學:記敍文 | 描寫文 | 抒情文 | 議論文 | 說明文 | 論說文 | 實用文

文靜

文靜

文學奬得主 作家級補習名師獨創寫作萬能KEY絕技 倒模式背文5**真跡印證 超凡教學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