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問」係DSE常見嘅修辭手法之一,通過以問句的形式來表達陳述或者肯定的意思,從而達到一種反駁或者強調的效果。它與陳述句相比,更具有戲劇性和感染力,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AfterSchool以下為你解構反問手法嘅基本用法、手法意思及實例句子例子! 想知道更多修辭手法?即撳:【修辭手法大全】 23 種中文修辭手法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借代|對偶|排比|誇張|反問|對比|比擬(擬人、擬物)|襯托(正襯、反襯)|設問|象徵|反復|引用(明引、暗引)|反語|示現|雙聲/疊韻|雙關|通感|頂真|層遞|疊字|呼告|摹狀 反問意思 反問意義 通常以問句的形式表現,但其實不是真正期待回答的問題,而是用來強調某種觀點、感受或者思想。 反問作用 它能夠讓文本更加生動、具有表現力,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思考,進而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共鳴。 反問基本用法 反問例子 「難道......嗎?」 「難道我們不應該擁有自己的夢想嗎?」 (答案:我們應該擁有) 「難道愛不是最美好的事情嗎?」 (答案:是最美好) 「難道真的有人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嗎?」 (答案:這樣做不正確) 「難道快樂就是唯一的目的嗎?」 (答案:不是唯一目的) 「難道你不曾感受到孤獨的滋味嗎?」 (答案:曾感受到孤獨) 「難道你真的願意放棄自己的夢想嗎?」 (答案:不願意放棄) 「......真的......嗎?」 「你真的認為這樣做是明智之舉嗎?」 (答案:不是明智之舉) 「我們真的能夠承受這樣的壓力嗎?」 (答案:不能夠承受) 「......,卻......嗎?」 「你願意忍受這樣的痛苦,卻不願意放手嗎?」 (答案:是,願意忍受) 「我們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卻執著於小節嗎?」 (答案:不願意) 反問 設問 疑問 分別 反問 設問 疑問 意思 提出一個問題,但實際上答案早已預設 提出一個問題再立即補上答案 提出一個開放式問題 作用 表達一種觀點或情感 引起讀者的注意,使要強調的意思更加突出 用於引導對話、獲取信息或引發思考 答案 隱藏(只問不答) 明示(自問自答) 沒有 例子 「難道你不明白我的用意嗎?」 「你怎麼可以這樣做?」 「一心的好朋友是誰?就是你呀!」 「沒有水,植物能生存嗎?當然不能!」 「每一個明天都值得珍惜。所以,你明天打算做什麼呢?」 「這是誰的書包呢?」 更多 反問 練習 試用以下格式造反問句: 「難道......嗎?」 「......怎麼......?」 「......真的......嗎?」 「......,卻......嗎?」 【23 種中文修辭手法】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借代|對偶|排比|誇張|反問|對比|比擬(擬人、擬物)|襯托(正襯、反襯)|設問|象徵|反復|引用(明引、暗引)|反語|示現|雙聲/疊韻|雙關|通感|頂真|層遞|疊字|呼告|摹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