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唐詩三首)語譯】全文翻譯+詞義+重點分析|DSE 中文12篇範文語譯系列

文靜
文靜 2024-3-11 166,526
李白嘅《月下獨酌》係DSE中文卷一12篇範文唐詩三首嘅其中一篇,AfterSchool為你帶嚟語譯、段落大意、修辭手法、主旨等考核重點!
考評局喺 2018 年重新喺 DSE 中文卷一加入 12 篇範文部份,佔全卷一分數 30%,佢嘅重要性絕對不容忽視!上次喺 AfterSchool 同大家分享咗《詩三首》裏面王維嘅《山居秋暝》,今日就等我講講李白嘅《月下獨酌》啦!
問吓大家先:李白同王維,邊個係「詩佛」,邊個係「詩仙」?另外,又知唔知邊個詩人係「詩聖」,邊個係「詩鬼」?喺答呢條問題之前,我哋睇睇月下獨酌嘅語譯先,睇到最後就有答案㗎喇!
喺學習零散嘅新知識之前,有冇諗過需要先建立一個系統性嘅學習模式?我係文靜,多年來透過DSE中文補習幫助學生輕鬆取得大學入場券。想知道我嘅教學理念同往績,即撳:中文補習名師 文靜 | AfterSchool
 

月下獨酌語譯、原文及注釋

原文

李白 月下獨酌 (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1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2
月既不解飲,影徒3隨我身。
暫伴月將4影,行樂須及春5
我歌月徘徊6,我舞影零亂7
醒時同交歡8,醉後各分散9
永結無情遊10,相期邈雲漢11
1.獨酌無相親:單獨飲酒,沒有可以互相親近的人。 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三人」指李白、李白的影子和月。 3.徒:但。 4.將:和。 5.及春:趁著春天。 6.我歌月徘徊:我在唱歌,月亮隨着我往返迴旋 7.我舞影零亂:我舞劍,身影變得零散、錯亂。 8.醒時同交歡:清醒時與月亮、身影一齊享受歡樂。 9.分散:別離。 10.永結無情遊:永遠與月亮、身影結伴,忘情地遊歷。  11.相期邈雲漢:相約於遙遠的天上。

語譯

花叢中有一壺美酒,獨自飲酒卻沒有彼此親近(的人)。

舉起酒杯邀請明月,對著影子湊成三個人。

月亮且不懂得飲酒(的樂趣),影子只是跟隨我的身子。

暫且以月亮和影子作伴,作樂必須趁著春天。

我歌唱月亮(就會)流連(傾聽),我舞劍影子(就會)零落紛亂。

清醒時一起聯歡,醉酒後各自離散。

永遠(與月亮和身影)結伴作忘卻世情的遊逸,相約在遙遠的銀河(再見)。
(十二篇範文「詩三首」其一:李白《月下獨酌》 )

《月下獨酌》文體及李白的寫作動機

李白才氣橫溢,詩歌以豪放飄逸見稱,獲後世譽為「 詩 仙」。所作想像豐富奇 特,語言清新自然。但相比起文學創作,其實李白更渴望報效國家,為國家出謀劃策。
《月下獨酌》寫於李白任居長安翰林供奉的時期,那時候他因與權臣楊國忠不和,又受高力士讒言攻擊,漸為玄宗疏遠,變得心情抑鬱。在此期間,他發覺自己報效國家的願望並沒有達到,翰林供奉一職,不過是為皇上調筆弄墨而已。於是他寄情於狂歌痛飲,藉以宣洩胸中的苦悶,本詩乃是此時此情的作品。

月下獨酌主旨

借記述自己在良辰美景之下獨自飲酒,唯有與影子與月亮作伴的情境,抒發了自己孤單落寞,鬱悶不快,缺少知己的心情,希望尋求解脫世俗的可望。
延伸閱讀:DSE 中文十二篇範文溫習精讀筆記 (附更多問答 + 主旨 + 考核重點)

故事內容整理及段旨

本文可分成四個部分。
部分內文 分析
首段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花間獨酌,見孤寂的情懷,想像和月亮、自己的影子對飲,自我開解,令原本冷清的環境頓時熱鬧起來。但又慨嘆月、影不能明白自己。
其中交代了季節(春天)、時間(晚上)、地點(花間)、也回應了詩題。
二段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承接上文的想像,認為要及時行樂,心情豁然開朗,寫月影隨我歌舞的歡樂。
三段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但想到醉後月、影會離開自己,感到孤清無奈,不禁又悲從中來。
四段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作者自我開解,遐想與月影結為無情之交,達到精神昇華的境界,表現作者鄙棄世俗,追求高潔的心意。
中文卷一閱讀係死亡科?睇完下面篇文包你輕鬆攞高分:
【DSE中文卷一】中文閱讀理解全攻略(十二篇範文、白話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寫作手法分析

手法內容
合乎體制(1) 體裁:五言古詩(2) 句式:全詩十四句,每句五字(3) 用韻:偶句押韻,並有轉韻:親、 人 、 身 、 春(真韻) ;亂、 散 、 漢 (翰韻)(4) 對仗:這體裁本不講究對仗,但本詩九 、 十句, 十一 、 十二句各自成對
情感抑揚交錯結構隨感情的變化而發展:全詩四個層次,每一層次都有錯綜的揚抑變化,時喜時悲,卻又貫串起來,結構自然而有跳躍感。
抒情手法運用了不同的抒情手法來抒發孤獨之情。
(1) 借景抒情:花前月下,良辰美景,卻覺冷清。
(2) 借事抒情:心中憂愁,只有「獨酌」;在現實世界中苦無知己,只好與月影相交,聊以解憂。
(3) 借物抒情:能與詩人相伴的只有月亮和影子,但醉後也要各散東西。
前後呼應「花間一壺酒......行樂須及春」因為春天繁花盛放,所以在「花間」飲酒
「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歌」、「舞」、與「行樂」呼應
「永結無情遊......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不解飲」、「徒隨我身」與「無情」呼應
語言清新全詩用字淺易毫無雕飾,但卻有韻味,如「一壺」見自斟慢酌的情態、「既」和「徒」二字又能表達極深的遺憾和無奈的感情。
想像奇特詩人運用想像,把月下獨酌的一人宴會渲染成熱鬧,又用擬人法賦予月和影生命和感情,它們能受人邀約,能聽人唱歌,與人共舞,並能與人相約,筆法誇張,匪夷所思。
託物寄志詩人筆下,月亮和影子不僅是美好事物的象徵,也成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寄託。詩人與月影之間的親密歡洽,反襯出詩人在人世間的孤獨寂寞情懷,表現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憤懣和厭惡,也表現了詩人遺世獨立的高潔人格。

修辭寫作手法分析

修辭手法內容
襯托(1) 以景襯情作者在花間月下飲酒,良辰美景,美酒當前,理應是盡情歡暢的好日子,但他卻「獨酌無相親」。眼前的景物雖美,卻無朋友與他分享,反襯出作者孤寂和苦悶。
(2) 以物襯情作者為了排遣憂愁,及時行樂,於是邀請月和影共飲。「三人」既歌且舞的喜,反襯出自己孤寂難耐的悲,以熱鬧寫孤獨,更顯孤獨。同時也凸顯了詩人在現實中知音難覓的無奈心情。
擬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作者把月亮和影子人格化,當成自己的朋友,幻想它們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應,刻畫生動。
對隅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雙聲「我舞影零亂」中的「零亂」二字聲母相同
對比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醒」對「醉」,「歡」對「散」
1. 《月下獨酌》「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兩句,所寫的與什麼景物有關?所抒的是什麼情懷?
《月下獨酌》「醒時」兩句所寫的景物是月和影。這兩句抒發作者自覺醒時尚能與月影共歡,但醉後就各散東西,因而感到孤清無奈。
2 李白認為「行樂須及春」,他是怎樣「行樂」來排遣孤獨鬱悶的心情?你認為他能自得其樂嗎?試結合詩歌內容加以說明。
李白邀請明月和影子跟他喝酒,讓月亮和影子陪伴自己,又與月亮、影子一起唱歌、跳舞來排遣孤獨鬱悶的心情。

李白寫自己「行樂」,上邀明月,下對影子,當下應是快樂的,但我認為他始終未能自得其樂。因為他很快便明白到這些伴侶都是無情之物,當他醉倒,所有伴侶都離他而去。

最後他與月和影子結為「無情遊」,相約在天上再聚,正是因為人間寂寞無法排解。由此可見他終究是孤獨鬱悶的。
3 李白在《月下獨酌》中提到月、影無情,那為什麼詩人仍邀請它們結伴同樂?試略加說明。
雖然月、影無感情,但詩人在花前月下一個人飲悶酒,一個友伴也沒有,所以幻想與這些無感情的死物結伴同樂,以排解內心的孤獨和寂寞。同時,詩人邀月、影共飲,又與它們唱歌跳舞,是要及時行樂,從而自我開解,展現曠達脫俗的思想和人生態度。
4 《月下獨酌》反映李白怎樣的人生觀?試據詩意舉出兩項加以說明。 首先,《月下獨酌》能反映李白及時行樂的人生觀。雖然他心裏明白月亮不懂飲酒,影子只是隨着自己而擺動,但他認為「行樂須及春」,所以還是暫且把月影當作友伴,且歌且舞,熱鬧一番。 此外,李白也是一個豁達超脫之人。他相約月、影在遙遠的天上仙境會面,體現李白善於自我紓解,不為現實所阻的豁達積極人生觀
5. 為什麼李白會被後人譽為「詩仙」?試結合《月下獨酌》內容加以析述。
李白被譽為「詩仙」,有以下理由:

(1)李白詩作想像豐富,意境奇妙。例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兩句,從落落寡歡的「無相親」到談笑風生的「成三人」,把現實的孤寂無伴寄託於虛無縹緲的仙景中。詩人自我開解,忘情脫俗,深具浪漫色彩。

(2)李白詩作常體現道家思想中順其自然的精神和適性的人生態度。例如「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兩句,作者願與月、影結為無情之交,表現作者自我開解,忘情超脫的情操。
文靜

文靜

文學奬得主 作家級補習名師獨創寫作萬能KEY絕技 倒模式背文5**真跡印證 超凡教學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