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全文翻譯+詞義+考核重點分析|DSE 中文12篇範文語譯系列

文靜
文靜 2024-3-11 258,724
柳宗元嘅《始得西山宴遊記》係 DSE 中文卷一 12 篇範文其中一篇,AfterSchool為你帶嚟語譯、段落大意、修辭手法(比喻、對比)、主旨等考核重點!
柳宗元嘅《始得西山宴遊記》係DSE中文閱讀十二篇範文之一,佢寫呢篇文嘅目的係為咗表達自己喺親人相繼去世、自己仕途失意,疾病纏身嘅逆境之際,終學懂心境上嘅轄達,獲得精神上嘅快樂自在。
AfterSchool將從最基本嘅語譯、通假字詞分析開始,由淺至深一步步帶大家了解各個考核重點,包括段落大意、主旨、修辭手法、題型分析、失分陷阱等等,完美涵蓋你嘅懶人包需求!
喺學習零散嘅新知識之前,有冇諗過需要先建立一個系統性嘅學習模式?我係文靜,多年來透過DSE中文補習幫助學生輕鬆取得大學入場券。想知道我嘅教學理念同往績,即撳:中文補習名師 文靜 | AfterSchool
 

始得西山宴遊記語譯、原文及注釋

1自余為僇人2,居是州,恒惴慄3。其隙也4,則施施5而行,漫漫6而遊。日與其徒7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8,幽泉9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10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11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12,夢亦同趣13。覺14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西山:位於永州城西方。2.僇人:柳宗元貶官永州,以此稱謂自己。3.恒惴慄:恒:常。惴慄:恐懼。4.隙:空閒時。5.施施:徐行。6.漫漫:不經意。7.徒:同伴。8.窮迴溪:窮:盡。迴:迂迴、曲折。9.幽泉:幽:偏遠。泉:泉水。10.披草:撥開草叢。11.相枕:互相以為枕頭。12.極:至。13.趣:向、往。14.覺:醒。
自從我成為罪人,住在此州,經常憂懼不安。空閒的時候,就(外出)緩步行走,漫無目的地(到處)遊覽。每天與同伴們攀登高山,走入深林,窮盡迂迴的溪水、幽深隱僻的泉水和怪異的山石,無論多遠都去遊歷。到了就撥開野草坐下來,傾盡壺中酒喝個醉。醉了就互相依靠著睡覺,睡著就做夢。心意有所至之處,夢亦有相同的興味。醒了就起來,起來了就回家。(我)認為所有這個州中的山水有奇異形態的,都為我所享有了,卻未曾知道西山(風景)的奇異獨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15,望西山,始指異之16。遂命僕過湘江17,緣染溪18,斫榛莽19。焚茅茷20,窮21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22,則凡數州之土壤23,皆在衽席24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25,若垤26若穴,尺寸千里27,攢蹙累積28,莫得遯隱29。縈青繚白30,外與天際31,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32為類。悠悠乎與顥氣33俱,而莫得其涯;洋洋34乎與造物者遊35,而不知其所窮。引36觴滿酌,頹然37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38,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39,與萬化冥合40。然後知吾嚮41之未始42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43。是歲元和四年44也。
15.法華西亭:華寺西之亭,由柳宗元建成。16.異之:與眾不同之處。17.湘江:《元和郡縣志》:「永州零陵縣,湘水經州西十餘里。」18.緣染溪:緣:沿。染溪,又名冉溪。19.斫榛莽:砍伐雜草叢生之木。20.茅茷:草葉茂盛。21.窮:盡。22.箕踞而遨:箕踞,隨意張開雙腳而坐之坐姿。遨:游、觀賞。23.土壤:土地。24.衽席:坐席。25.岈然窪然:在山頂俯瞰景色,平原大地如山坳般深廣。26.垤:俯視群山景色,如蟻穴般。27.尺寸千里:看似近在咫尺,其實相隔千里之遙。28.攢蹙累積:形容山勢緊迫,層層疊上。29.遯隱:隱藏。30.縈青繚白:縈:繞。繚:纏也。青:山。白:水。青山白水綢繆纏繞。31.際:相連。32.培塿:小丘33.顥氣:顥,通昊。《漢書.律曆志上》:「昊天,言天氣廣大也。」34.洋洋:廣大無盡的風貌。35.與造物者遊:與天地合而為一。36.引:取。37.頹然:酒醉倒下。38.蒼然暮色:暮色深沈。39.心凝形釋:凝:凝聚。心凝:心神凝聚。釋:釋放。40.萬化冥合:萬化:萬物。冥合:暗合。41.嚮:從前。42.未始:未曾。43.志:記。44.元和四年:元和:唐憲宗年號。即公元809年。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為坐在法華寺的西亭,遙望西山,才指點著覺得它奇異。於是命令僕人(隨同)渡過湘江,沿著染溪行進,砍伐叢雜的草木,焚燒茂盛的茅草,一直爬到山的最高處才止步。攀援著登上山頂,隨意張開雙腳坐下觀賞,附近幾個州的土地,都(呈現)在坐席之下。它們高高低低的地勢,深谷大空、山谷深凹的樣子,有的像蟻封,有的像洞穴。近若尺寸之距,(實際)卻遠隔千里,(景物全都)緊迫族聚在一起,沒有絲毫能夠隱藏。(四周的)青山白水縈繞,盡頭處與天邊交接,四周望去渾然為一。然後才知道西山的卓異不群,和小土丘不為同類。廣遠無盡的,彷彿和天地大氣合一,不知道何處是它的邊際;飄忽不定的,似乎與大自然同游,不知道哪裏是它的盡期。拿起酒杯斟滿酒,乏力欲倒般酣醉了,不知道太陽下山了。蒼茫的暮色由遠而近,直到什麼都看不見時,卻仍然不想回家。(我)心神凝結且形體解脫,與天地萬物暗合為一。自此以後才知道我過去未曾(真正地)游覽,(真正的)游覽從游西山開始,所以寫文章來記載這件事。這年是元和四年。
想知十二篇範文會點樣考你答題?即撳:
【十二篇範文】DSE中文範文溫習精讀筆記(內容+問答重點)

通假字詞分析

  1. 僇:通「戮」。
  2. 趣:通「趨」。
  3. 緣:通「沿」。
  4. 遯:同「遁」。
  5. 顥:通「昊」。

《始得西山宴遊記》文體及韓愈的寫作動機

柳宗元生於唐朝,最初秉承儒家濟世為懷的抱負,立志為國效力。直到佢仕途失意被貶永州後,開始同僧人有所交流,探討佛家思想;同時,又鑽研老莊嘅經典著作,從中獲得精神寄託。
本篇屬《永州八記》之一,係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期嘅作品。當時柳宗元嘅親人相繼去世,自己則仕途失意,疾病纏身,可以話係佢嘅人生低谷。喺永州嘅十年之間,佢一方面掙扎希望施展抱負,另一方面卻從山水嘅滌蕩、從先哲嘅思想中尋求到解脫。
因此由本篇《始得西山宴遊記》所見,佢憑住寄情山水而得其趣,將老莊思想裡與萬化冥合嘅處世之中融入其中,喺自感獲得精神上嘅快樂自在同時,藉機將脫俗嘅西山比喻作自己,帶出壯志未酬並非自己嘅問題,而係世道嘅「不識西山」。

始得西山宴遊記主旨

作者藉著記述發現以及遊歷西山的經過,抒發自己形體心神都得到解放,與天地萬物融合,拋卻寵辱的感受。並借西山的特立偏僻,暗示自己也有類似的遭遇,不與世俗為了利益汲汲營營的人為伍,表達自己孤高不凡的情操。

故事內容整理及段旨

本文共兩段,每段為一個部分。 
部分分析
- 作者被貶永州初期,常恐懼不安,故寄情山水。
- 作者自以為已遊遍永州山水,又赫然發現西山。
- 作者發心現西山的經過和率眾登山的情形。 
- 作者受西山氣象的感染,開懷痛飲,體會到宇宙無窮無盡的道理,不願離開。
 - 西山之遊才是遊山水的真正開始。 
主旨- 通過西山宴遊,抒發被貶的抑鬱之情。
- 以西山自況,表示不與培塿為類的高尚情操。
中文卷一閱讀係死亡科?睇完下面篇文包你輕鬆攞高分:
【DSE中文卷一】中文閱讀理解全攻略(十二篇範文、白話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文章結構作用

作用分析
首尾呼應文章前後連貫,結構嚴謹
  • 文章首段:「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尾段即以「然後知吾嚮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二句相呼應,突出西山的勝景為作者未曾見過的。

  • 文章末段:「悠悠乎與顥氣俱」、「洋洋乎與造物者遊」、「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呼應了文首作者稱自己「為僇人」、「恆惴慄」的情況,說明他已到達忘我之境,一切憂慮、恐懼也一掃而空。
承上啟下過渡得宜
  • 第一段最後一句:「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既總結永州之遊的情景,同時開啟下文,引入主題,故有承上啟下的功效。

描寫手法 + 記敘手法分析

手法內容
順序法
(記敘)
  • 按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記敘,條理清晰明確

  • 從被貶初期遊歷永州各地,到發現西山,再到登山經過,最後宴遊西山
步移法
(描寫)
隨作者步伐,順序描寫所見的景物。讓人有親歷其景之感

  • 「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便是隨作者登山與沿途所見的景物。

抒情手法分析

手法內容
直接抒情作者直抒被貶永州後「恆惴慄」,直接抒發政治失意,受辱貶逐的憂懼不安。
借景抒情
  • (情景交融)作者站在一望無際的高山上,感悟到自然的偉大,「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個人得失榮辱就顯得非常渺小,於是茅塞頓開,從「舉世非之」的「僇人」心境中解放出來。這種豁然開朗的心情是由景而生,達至情景交融的境界。

  • (托物言志 / 借喻寄意)西山超群獨特,卻被世人忽略,寄意作者被貶不為時用,西山和作者同樣是有待賞識。同時寄寓了作者孤高傲世,不與俗同流的情懷。作者藉描寫西山,以表明自己志向和抱負。

修辭寫作手法分析

修辭手法內容
襯托以其它事物作陪襯,烘托出主要描寫對象的特點。

  • (正襯)以永州其它山水來襯托西山。
作者先寫自己以為已經遊遍永州的「幽泉怪石」,到發現西山後才驚訝西山的「怪特」,以突出「始得西山」的驚異和喜悅。

 
  • (側面)以鄰近地方的地勢映襯西山。
高處遠望:「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
俯視群山:「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環顧四周:「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以不同角度寫四周景物之渺小襯出西山之高峻。


  • (反襯)以不同出遊感受來襯托西山。
從前漫遊永州山水,醉臥山野,是「覺而起,起而歸」,並不留戀;遊西山時卻是「蒼然暮色,猶不欲歸」,反襯出西山景物的吸引。

對比對比兩項事物的差異,突出主題。
  • 遊西山前後心情變化:憂懼不安對比愉快超脫,使後者更為鮮明特出。
善用短句短句可令文章節奏急促,同時反映作者渴望登山尋幽探勝的急切心情,讀來極有動感。
  • 例如:「遂命僕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頂真
  •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例子 : 以「到」、「醉」、「臥」、「起」頂接上句。
用意 : 快速掠過此節文字,帶出正文。
效果 : 使文氣緊接眼目,一氣呵成。
誇飾
  • 「尺寸千里,攢蹙累積」

作者將眼前群山環繞,浩瀚無際之景象,使用較誇張的形式呈現「尺寸千里」,實際上無法得知是否為千里之遠,使用誇飾將廣大邊際皆容納到眼界之中,給讀者描繪出遼闊的山嶺之意象。
借代
  • 「縈青繚白」

青:指山 ; 白:指水,用青與白,意指山與水,呈現出山水互相交互纏繞在一塊之意。
對偶
  • 「悠悠乎與顥氣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以「悠悠乎⋯」,「而⋯」;「洋洋乎⋯」,「而⋯」,呈現作者對於西山遼闊之景的讚嘆與讚賞,讓讀者在閱讀時可以跟著排列好的修辭形式,更加融入文意其中。

柳宗元的人生體悟

本文強調宴遊西山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從此可知作者在遊賞西山之後,才真正發現了 永州山水的美景,並從美景中體悟到天人合一、逍遙自在的悅樂。使他精神上有了寄 託,思想上得到解放。柳宗遊覽西山後,心境較前開朗,精神凝聚,形體解脫,與大 自然合而為一,忘了自我,也忘了苦痛。

按時間順序分析柳宗元心境變化

時間         說明
初到永州作者仕途失意,被貶永州,心中常常憂懼不安 。
遊西山前作者寄情山水,藉此排解抑鬱苦悶,遊程中雖喝醉了,夢境仍不得安寧。
登上西山被眼前奇偉的大自然風貌吸引,覺得天地很廣大,自己很渺小。 感到自己已融入大自然中,一掃平日的抑鬱苦悶,不再放人世間的榮辱在 心上。
遊西山後知道人和大自然的相同之處,感到西山和自己不被世俗埋沒的共通之處, 遊歷極有意義,值得紀念。
文靜

文靜

文學奬得主 作家級補習名師獨創寫作萬能KEY絕技 倒模式背文5**真跡印證 超凡教學威力